返回

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89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一个人投降是出于恐惧,所有人都投降是没有骨气的表现。

    大明子民尽然如此不堪了吗?

    当年太祖皇帝驱逐鞑虏时,那些百姓可不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到底哪里出了问题?

    他后退两步将刀刃对准脖子,大喊一声:“诸位!”

    “我死不足惜!但是在临死前想告诉你们一句话!”

    “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!建奴不会因为你们投降而对你们仁慈,他们只是觉得没有必要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在他们眼里,你们是羔羊!任凭宰割的羔羊!”

    “他们只会在需要的时候,烹羊宰牛!”

    “我范箴生是大明人,死是大明鬼,绝不向建奴投降!”

    “你!”范箴指着丰正宁:“早晚会后悔,我在黄泉路上等着你!”

    说罢,范箴横刀一挥,自刎而亡。

    (真实历史上的范箴。明季北略:布衣范箴见京师告破,自感社稷倾覆,山河无望,绝食而亡。)

    丰正宁愣了片刻,叹了口气,继续麻木的指挥士兵出城。

    出城后这些人跪在道路两旁,等待建奴接受他们的投降。

    “龙门卫塘报!龙门卫塘报!”正在城中检查守城器械的阎应元,听到传令兵的声音后,迅速抬起脑袋。

    “龙门卫塘报,龙门卫指挥使丰正宁不战而降,龙门卫已落入建奴手中!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阎应元气的猛拍大腿:“丰正宁误我!丰正宁误我啊!”

    此时的他已经不能用后悔来形容了。

    当初执行坚壁清野的政策时,阎应元有两个计划。

    第一个计划是将部分百姓迁往居庸关内,剩下的百姓全部集中到宣府镇内。

    因为宣府镇这座城不并不是很大,容不下宣府几十万百姓。考虑到巨大的工作量以及运输能力,他放弃了这个计划。

    第二个计划是在宣府内选出几个易守难攻的城池,分别将百姓们迁过去,派信任的将领死守。

    最终,他选择了第二个计划,并派丰正宁继续坚守龙门卫。

    万万没想到,他竟然投降了。

    锦衣卫百户张峰正好走进来,见阎应元顿足捶胸,急忙问道:“阎大人为何如此恼怒?”

    阎应元甩手将塘报递给张峰,咬牙切齿道:“丰正宁不战而降,投降事小,城中的一万石粮食将成为建奴的口粮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我的坚壁清野之策等于白做了!”

    张峰掐指算了算,安慰道:“建奴此次出兵五六万,一万石粮食只够他们吃十几天的,影响不大。”

    阎应元重重的吐出一口闷气,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,随后问道:“商队出关了?”

    “是,已通过的嘉定伯的商队将一千石粮食,一千套甲胄以及盐、麻、棉等物资给蒙古喀尔喀部送了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对方履行承诺,他们会在一个月后会穿过察哈尔部驻地,袭扰开平卫,蒙古人称之为多伦诺尔,那里是建奴此次入关的中转地,储备了大量的粮草。”

    阎应元欣慰的点点头,草原就是好,没有地形的限制骑兵可以做到一天奔袭几百里!

    但是...

    守城不能靠蒙古人,而且蒙古人也靠不住。

    思考片刻后,阎应元吩咐道:“来人,除各城门必要守卫外,召集所有士兵和招募的守城百姓去往校场,本官有话说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等传令兵走后,阎应元意味深长的对张峰说道:“张百户,那些卖国的商人在此地经营数十年之久,他们虽然死了,但还有余党逃匿。”

    “本官虽然已经派重兵把守城中储存粮草,火药,器械的仓库,以及几十处水源。但还是有被城中奸细破坏的可能,劳烦张百户和锦衣卫在城中多费费心,尽快将那些奸细一网打尽。”


第289章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